首页 >动态

一元堂门诊部里的小小中医博物馆

时间:2017-05-12来源:加博士女科工作室

来过一元堂门诊的患者都知道,在一元堂的中医门诊部里,有很多的中医器具。细心的患者还发现,这些器具与她们在其他中医门诊里见到的不一样,其实,这些都是加博士珍藏已久的“老”古董了。她说虽然这些古董都是她珍藏已久的宝贝,但跟患者比,也就不算什么了。因此,加博士把这些古董摆放在中医门诊部,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医博物馆。小小中医博物馆的每一件“老”古董,都有背后的故事。

捣药器

图片中的捣药器,一个产于明末清初,一个产于民国。看着这两个器具,虽然样子简陋,但在制药中,它们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觑:有的中药质地硬,用这个捣几下中药就变成了颗粒状;有的中药需要很多药材的混合,将这些药材放进捣药器,捣 几个来回,这些药材就混合在了一起……

瓷器

在加博士的诊所里,有个普通的瓷器,但却被放在中医诊所的显著位置里。单一的色调,蓝色花纹的勾勒,与周围的两个瓷器相比,中间的瓷器确实不漂亮。可是,这个瓷器却是李时珍早年间用过的瓷器。瓷器虽然珍贵,但却是加博士在采药时的意外惊喜。

去年,在一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加博士去了李时珍的故乡——湖北蕲春,为了寻找到优质的中医药材,加博士还拜访了当地的老中医,在一个老中医的家里,加博士见到了这个普通的却是被李时珍用过的瓷器。

“虽然目前这个瓷器看上去很完整,可当初为了保存这个瓷器,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就将这个老古董埋在十几年”加博士还记得,老中医时言语中的无奈。“后来,等到条件成熟了,我们才把这个东西从地底下挖出来。”

在与加博士交谈的过程中,老中医看到了加博士对中医的热爱,又听说加博士的诊所要开张了,老中医就把自己的宝贝送给了加博士。“我们也老了,还是把这个送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上吧。”

针灸铜人

大学、研究生、留学、到创办工作室,无论住在宿舍还是外面,加博士总会带着一个针灸铜人。

361个针灸穴位,48个针外穴位,加博士早已摸的很清楚。针灸虽然只是加博士在课堂上所修的课程之一,可加博士却常常看着铜人,思索着怎样结合针灸铜人来给患者治病。“很多人都用过针灸,却不知道针灸配合着中药对治疗妇科病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在我开药的时候,我会想着吃药和针灸的效果,想着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能给患者更快地治病。”

现在一元堂中医门诊的针灸铜人来自加博士的挚友赠予,这个产自民国早年的铜人曾一直放在上海最大的中药馆里,战争年代流落民间,被加博士的挚友购买后,赠予加博士放在一元堂中医门诊里。

古方女科著作

除了收藏各种各样的古董,作为一个“书痴”的加博士也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古书。《女科仙方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、《女科要旨》……这些古书都是加博士这几年得到的宝贝。

在加博士收集的这些数目中,加博士个人最为珍视的是《傅青主女科》。《傅青主女科》是加博士的启蒙书,当看到书中描写的治疗女性疑难杂症的方法时,书中的观点启发了加博士,也奠定了加博士最后走上中医道路的基础。

药具

今年三月,加博士收到了患者的礼物——一副药具。患者在微信上看到加博士的工作室要开张了,就想趁着开张前把这副祖传的药具赠送给加博士,一来是感谢加博士治好了她的病;二来也是希望加博士能够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。

铁药撵

药撵是船型铁制品,配有扁圆型研具,是我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。用以将药材研碾为细面,以便进一步制作丸、散、膏、丹等成药。古代是用碾子、石磨、杵等把药材压成粉末。

一元堂中医门诊的铁药撵,产于宋代年间。作为重要的撵药工具,曾放置在开封最大的药铺里。几经辗转,后来流落到东京的古玩市场上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加博士花钱买下这个药具并带回国内。

以上就是对一元堂门诊部里的小小博物馆的介绍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.中医医疗器械是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,是中医博大精深的体现,大家前来面诊的时候也可以自由参观,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!

点击拨打电话 点击在线预约